阿迪达斯为何败走中国 已连续5个季度营收负增长

据媒体报道,阿迪达斯目前在中国二三线城市门店缩减,幸存门店的客人也寥寥无几。此前,阿迪达斯发布的财报显示,在大中华区已连续5个季度营收负增长。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罗思德表示,在大中华区的收入大跌,除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,阿迪达斯自身也“犯了错误”。
(图片均为网络图片,若无意侵犯您版权权益,请来信联系我们,收到信息三天内删除下架处理)
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显得脚步踉跄,而另一边,国产品牌的门店数量则是一路上涨。
以李宁的二季度数据为例,截至2022年6月30日,李宁共有5937个线下销售点,较上一季末净增加65个,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包括1175家的李宁YOUNG品牌销售点。
事实上,线下渠道的颓败,只是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表现疲软的其中一面。
2022年8月4日,阿迪达斯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,二季度营收55.96亿欧元(约合392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10.2%;净利润3.09亿欧元,同比下降24.2%。巧合的是,在大中华区,其第一季度、第二季度的营收,均同比下滑35%,已连续5个季度营收负增长。
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罗思德(Kasper Rorsted)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收入大跌,除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,阿迪达斯自身也“犯了错误”。
在财报中,阿迪达斯将大中华区的业务下滑归咎于一年半前的“新疆棉”风波和这一年多时间里反复的疫情。
2021年全年,阿迪达斯全年营收达212.34亿欧元(约合216亿美元),同比增长15%。毛利107.65亿欧元,同比增长17%,毛利率达50.7%。
而耐克截止2022年5月31日的2022财年营收达467亿美元,同比增长6%。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%,至60亿美元,毛利率提升120个基点至46%。
(图片均为网络图片,若无意侵犯您版权权益,请来信联系我们,收到信息三天内删除下架处理)
对战了近30年的两大国际品牌,如今均面临中国市场困境,但最近的一个完整财年,阿迪达斯的营收甚至未及耐克的一半。
事实上,无论是全球市场和耐克的对抗,还是中国市场无力应对国产运动品牌集体崛起。阿迪达斯都在节节败退,就像罗思德所说的,“我们不够了解消费者,所以我们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国竞争商家们留下了空间。”
国际运动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,定位清晰,耐克走专业运动方向,而阿迪达斯则是新潮的时尚运动风格。但随着国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,消费群体的想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,没有技术“壁垒”之后,消费者很难为所谓“品牌”买单。
在中国市场,阿迪达斯的产品更新没能跟上消费环境的变化,技术和设计都在掉队。
- 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数量或将超人类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会发挥更大作用
- 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 2022净亏损为75亿元
- B站去年给UP主分了91亿 B站2022年净亏损75亿元
- 梅西买金色iPhone送给国家队成员 35部金色iPhone花费17.5万英镑!
- 网友遭遇话梅刺客一颗20多元 为何“价格刺客”屡见不鲜?
- 特斯拉投资日公布“宏图3” 在可持续能源制造业投资10万亿美元!
- 特斯拉下一代汽车组装成本降低50% 马斯克“宏图计划”公布
- 30岁硕士辞职存100万到云南养老 年轻人的养老规划有何不同?
- 1.89亿天价拍卖后万辆新车被报废 共享单车运至其他城市不让进
- 特斯拉年生产目标400万辆 45秒一辆 特斯拉2023销量有望达到200万辆!